跳到主要內容區

學科簡介

人文及社會醫學教學理念:
   
長庚大學的通識課程是以全校學生接受全人教育的目的下設計的。由於長庚大學由醫、工與管理三個學院構成,學生以第二與三類組學生為主,因此本校的全人通識教育加強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兩部分。為此,長庚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分成兩個層次-「核心課程」與「多元選修課程」。其中「核心課程」為人文藝術與社會科學兩大領域構成,期加強學生人文藝術之涵養,人我問題、社會或國際議題之理解與批判;而「多元選修課程」則顧及學生的博雅學習,目前共分成人文藝術、社會科學、歷史與哲學、物質科學與數理邏輯,以及生命科學五大領域供學生選修。

人文及社會醫學的教學理念最主要是培養一個醫學系學生能成為「全人醫師」。為了培養具有優質專業素養、人文社會關懷、國際宏觀視野、並能終身學習的「全人醫師」,也就是具有醫學專業素養(professionalism)的現代社會公民與知識分子,基於「先學做人,再學當醫師」之理念,在本校「通識教育」培養醫學生應具備之通識核心素養與能力的基礎上(亦即通識教育目標:一、培育通達、有修養、有識見之文化人,具備廣博的知識、恢弘的胸襟、端正的品德及關懷社會、服務人群的精;二、養成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具備「學識橫向整合能力」與「行動實踐的毅力」),長庚醫學系設定醫學人文課程的宗旨為:培養醫學生在醫學專業素養上所應具備的「利他,病人自主,社會正義」精神,醫學人文社會文化素養與醫學倫理法律智能.造就出既能防治病人身體精神疾病,行事符合倫理法律原則,既能兼顧病人之文化特性與社會處境,並能撫慰病人心靈痛苦與尊嚴的「全人醫療」醫師。


  

為了達致此一宗旨,長庚醫學系在建構醫學人文相關課程時,首先確立其教學目標,主要是要培養醫學生具備下列之態度、知識與技能:

1.
在態度方面,要能負責任地以「利他」精神照顧病人身心痛苦,尊重病人自主,撫慰病家心靈尊嚴,並能夠維護社會正義。
2.
在知識方面,要具備人文社會科學與倫理哲學藝術之基本知識,特別是了解這些知識與醫療專業之關係及其臨床應用。
3.
在技能方面,要能夠本於上述之精神態度與知識,在臨床上實際表現運用下述技能:
a.
對於病人身心靈社會之痛苦與尊嚴困境的感受力,包括對於身心靈文化社會議題的敏感度、問題的發掘體會觀察,以及資料的統整廣泛收集。
b.
對於臨床文化問題的解析力,包括同理心之理解,理性邏輯之分析能力,以及質性量化之評估能力。
c.
對於臨床文化疑難的決斷力,包括基於問題之感受與解析之後,能夠根據人情義理與社會公義倫理法律作出行動方向之依歸判斷。
d.
解決臨床文化問題持續的行動力,包括有步驟的計劃設計,有效的執行,持續的成效評估與反省,以及不斷的改善行動。

  具備此一態度精神,便能確認全人照護方向,不致偏頗;具備此一知識,方能行之有據,不致空口浮誇;具備此一技能,便可實際臨床應用,不致空有愛心而無從實踐。三者結合,成為知行合一的「全人醫師」。

  為了將上述目標落實於實際教學課程,長庚醫學系自創系以來便逐步完善其醫學人文課程,包括有正式學分之課堂實作的顯性課程及由系方或同學組織活動的課外隱性課程。此外,在現有的課程基礎架構上,長庚醫學系亦秉持以下幾個原則來進行醫學人文課程的持續改革:

1.
紮實人文社會學科訓練:過去的醫學人文課程多有資深臨床醫師的講演式上課,其優點為親身經歷的感人身教與豐富的學識經歷展現,以及其兼顧醫學科學與人文社會藝術修養的結合。長庚醫學系對於課程設計的進一步作法是,延攬通識中心與人文社會醫學科的專業人文社會科學老師及臨床醫師兩方面,經過充分溝通討論之後,在課程設計、課堂上課型式、以及課程內容上達成臨床醫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融合,建立紮實有結構而且兼顧臨床醫學實務與人文社會學術的醫學人文課程。同時在進一步的課程改革上,也重視醫學生對於整體人文社會科學的應有基礎紮實訓練,使醫學生對於各相關學科所關懷之問題與視野、切入問題之角度與方法、累積之知識與理論,解決相關問題之技能,以及其與醫學之關係及應用等等,有堅實之理解與應用能力。

2.
垂直水平與基礎臨床的整合與融通:長庚醫學系對於醫學人文課程的重要改革方向之一便是在結合通識老師、醫學相關人文社會科學老師、基礎科學老師以及臨床醫師的基礎上,整合大學與醫院的資源,依據上述精神態度、知識及技能的三大目標,將醫學人文教學內容區分為基礎人文社會科學、醫學人文社會科學以及臨床應用人文社會科學三個階段,逐漸將教學內容有步驟地分佈於各年級的「醫學人文」課程,以及,其實更重要地但也最艱巨地,融入至各年級的傳統基礎與臨床醫學課程之中,消弭自然科學與人文社會科學的界線,讓醫學生在基礎醫學研習與臨床行醫之際,能夠自然而且習慣地感受發掘進而理解撫慰解決文化問題。

3.
臨床人文議題的結合:除了上述有計劃且長期持續不斷地整合課程內容之外,長庚醫學系同時進行另一種角度的調整方式,便是「臨床人文議題」的發掘與整合,微觀地檢視某一重要的臨床但也涉及人文社會文化之議題(例如:檳榔),是否在七年的課程中被完整的介紹給醫學生。例如檳榔的植物生態學知識是否在生物學中提及?其社會經濟層面是否在通識或醫學人文課堂中提及?其藥理學以及後續之病理臨床知識是否適當地被介紹?臨床照護病人時是否教導如何充分運用這些知識於實際臨床工作?醫學生在七年的學習過程中是否能回顧或檢視此一主題脈絡中的各個層面之態度精神、知識與技能?每一階段的老師是否能了解前後階段老師的相關教學內容,進而能夠互相呼應與整岔?經由如此一個議題之管理,進而建立各個人文或臨床導向上的議題,結合教學,微觀而實際地促成人文社會學與基礎臨床醫學的結合。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