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淑卿教授
中文姓名:張淑卿
英文姓名:Chang, Shu-ching
聯絡電話:#3127
聯絡信箱:d868404@mail.cgu.edu.tw
現職:
醫學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教授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學博士
經歷:
●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訪問學員(2002/1 - 2002/12)
●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博士後研究(2005/1 - 2006/8)
● The Wellcome Trust Centr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t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短期訪問學者(2006/1 - 2006/2)
● 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助理教授(2006/8 - 2011/7)
● 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副教授(2011/08 - 2019/7)
● 長庚大學人文及社會醫學科主任(2015/08 - 2021/7)
研究興趣與方向:
1. 台灣醫療衛生史
2. 護理史
3. 科技、醫療與社會
論文著作(研究計畫、演講與會議論文) :
(一)研究與教學計劃:
- 台中縣文化局委託,〈續修台中縣志社會志衛生篇〉。執行期間:2007年5月1日至2009年4月30日。(撰稿人)
-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國際援助與戰後台灣醫療衛生的轉化〉。執行期間:2007年8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計劃編號:NSC96-2411-H-182-001-MY3。(主持人)
- 教育部顧問室新興議題專業教育改革中程綱要計畫:人文社會科學教育計畫之科技與社會跨領域教學計劃,〈健康、醫療技術與社會跨領域教學計畫〉(一)。執行期間:2009年8月1日至2010年7月31日。計劃編號:MOE-098-03-02-2-21-4-03。(共同主持人)
- 教育部顧問室新興議題專業教育改革中程綱要計畫:人文社會科學教育計畫之科技與社會跨領域教學計劃,〈健康、醫療技術與社會跨領域教學計畫〉(二)。執行期間:2010年8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計劃編號:MOE-099-03-02-2-21-4-03。(共同主持人)
-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1950、60年代台灣小兒麻痺症史初探〉。執行期間:2010年8月1日至2011年7月31日。計劃編號:NSC-99-2410-H-182-016。(主持人)
-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醫療技術與病患經驗:以1950、60 年代台灣小兒麻痺症為中心的研究〉。執行期間:2011年8月1日至2012年7月31日。計劃編號:NSC 100-2410-H-182-011。(主持人)
- 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譚維義醫師( Dr. Frank Dennis) 口訪計畫〉。執行期間:2012年11月至2014年5月。(共同主持人)
- 彰化縣政府文化局委託計畫,《新修彰化縣志政事志衛生與環保篇》。執行期間:2013年1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撰稿委員)
-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威權文化下的衛生知識傳遞:以小兒預防接種和《豐年雜誌》為例,1945-1980s〉。執行期間:2013年8月至2015年7月。計劃編號:NSC 102-2511-S-182-002-MY2(主持人,案號:NMRPD1C0231、NMRPD1C0232)
- 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追尋現代醫學-日治時期臺灣的病理學門〉。執行期間: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計劃編號:NSC 102-2410-H-182A-001 (共同主持人,案號:NMRPG3C0261)
- 教育部顧問室,〈醫學專業教育改進延續計畫--醫學史PBL教案發展與線上課綱教學實作計畫〉。執行期間: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協同主持人)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醫療照護的跨界流動:專業形構、國際援助與知識生產---國際援助、知識流動與戰後台灣護理專業的發展,1945~1970s〉。執行期間: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計劃編號:MOST 104-2511-S-182-002-MY2 (主持人,案號:NMRPD5E0091、NMRPD5E0092)
- 科技部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嚼食檳榔跟口腔癌關係之知識建構〉。執行期間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計劃編號:MOST 104-2815-C-182-030-U (指導教授,案號:NZRPD1E1301)
- 長庚醫學研究計畫,〈以醫學生對臨床老師專業素養評估的影響〉。執行期間:2015年8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計劃編號:CDRPG4E0011(共同主持人)
- 台塑文物館,〈企業文物館口述歷史計畫案第一期:長庚醫療與教育體系的創立過程與理念訪問計畫〉。執行期間:2015年12月至2017年11月。(共同主持人)
- 台灣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醫學會 (TAMIG),〈台灣婦產科內視鏡暨微創醫學會李奇龍醫師口述訪談計畫〉。執行期間: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主持人)
- 科技部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台灣私存臍帶血的政治性與網絡關係初探〉。執行期間:2016年7月至2017年2月。計劃編號:105-2815-C-182-065-U(指導教授,案號:NZRPD1F1621)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協和、戰地救護、軍護與國際援助:以周美玉為案例之分析,1926-2001〉。執行期間:2017年8月至2020年7月。計劃編號:106-2511-S-182-002-MY3(主持人,案號:NMRPD5G0851、NMRPD5G0852、NMRPD5G0853)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資深護理人員訪談課程對大一護生專業認同之成效探討〉。執行期間: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計劃編號:106-2511-S-182-003(主持人,案號:NMRPD1G1081)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殖民醫學與國際衛生:日治時期臺灣與國際聯盟衛生組織的初步探討〉。執行期間: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計劃編號:MOST 106-2410-H-182A-001 (共同主持人,案號:NMRPG3G0101)
- 台塑文物館,〈企業文物館口述歷史計畫案第二期〉。執行期間: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共同主持人)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戰後初期臺灣之科學知識在地化與國際流通:臺灣瘧疾防治的進一步研究〉。執行期間: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計劃編號:MOST 107-2410-H-182A-001-(共同主持人,案號:NMRPG3H0201)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醫學人文教育的訊息:教育家要傳達什麼與其是如何影響醫學受訓者的臨床訓練〉。執行期間: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計劃編號:MOST 107-2511-H-182-013-(共同主持人,案號:NMRPD1H1001)
- 科技部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醫學生病理學知識之學習與建構:以北部某醫學系四年級醫學生學習為例〉。執行期間: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計劃編號:107-2813-C-182-029-H(指導教授,案號:NZRPD1H1221)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從醫學生到病理專科醫師:台灣不同世代的病理學知識建構與實作,1950~2010s〉。執行期間:2019年8月至2022年7月。計劃編號:MOST 108-2511-H-182-013-MY3(主持人,案號:NMRPD5J0261-3)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國際合作與1950、60年代臺灣砂眼防治〉。執行期間:2019年8月至2021年7月。計劃編號:MOST 108-2410-H-182A-001-MY2(共同主持人,案號:NMRPG3J6121-2)
- 科技部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創傷後壓力症在台灣的診斷發展與在地實作〉。執行期間:2020年7月至2021年2月。計劃編號:MOST 2813-C182-061-H(指導教授,案號:NZRPD1K1531)
- 衛生福利部委託計畫,〈衛生福利發展史編纂先導計畫〉。執行時間:2020年7月至12月。計劃編號:M09J3308(協同主持人)
- 科技部大專生專題研究計畫,〈生命科學實驗室中的知識建構和性別議題〉。執行期間:2021年7月至2022年2月。計劃編號:MOST-2813-C182-056-H(指導教授,案號:NZRPD1L1421)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臺灣血清疫苗製造所與臺大醫學院細菌學科:嚴智鍾主事時期的初步研究〉。執行期間:2021年8月至2022年7月。計劃編號:MOST 110-2410-H-182A-001-(共同主持人,案號:NMRPG3L0121)
- 衛生福利部委託計畫,〈衛生福利發展史編纂計畫〉,計畫編號:M1010347,執行期間:2021年8月2022至3月。(協同主持人)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了解醫學人文的有效教學與學習:回顧與反思在臨床場域的師資培育〉。執行期間:2021年8月至2023年7月。計劃編號:MOST 110-2511-H-182-005-(共同主持人)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醫學教育中的障礙省思:可及、包容與行動〉。執行期間:2022年8月至2023年7月。計劃編號:MOST 111-2410-H-037-030-(共同主持人)
-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修補心臟:台灣心導管技術的發展歷程、實作與人員培訓,1980s-2010s〉。執行期間:2022年8月至2025年7月。計劃編號:MOST 111-2410-H-182-018-MY3(主持人,案號:NMRPD1M0301-3)
- (唯一作者)〈魔彈在台灣—1950 年代台灣抗生素藥品的進口、管制與流通〉,收於高晞、(荷)何安娜主編,《本草環球記:5世紀以來全球市場上的藥物、貿易與健康知識生產》(北京市:中華書局,2023年9月),頁357-378。(經外部匿名審查通過,MOST 106-2511-S-182-002-MY3及長庚醫學研究計畫補助費BMRP961之研究成果)
- (唯一作者),〈看見她們的身影:穿梭在戰後臺灣社區間的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1950-1970s〉《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42期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3年12月),頁61-。(MOST 106-2511-S-182-002-MY3、MOST 111-2410-H-182-018-MY3及長庚醫學研究計畫補助費BMRP961研究成果,THCI歷史學門第一級期刊)
(二)專書:
- (唯一作者),《新修彰化縣志.政事志.衛生與環保篇》。彰化市:彰化縣政府,2019年11月。共301頁,236, 342字。經審查通過出版。
- 第一作者(與盧孳艷合著),《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資深系友口述歷史紀錄---第一輯:護理奠基篇》。台北: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2019年11月。經審查通過出版。
- 第一作者(與盧孳艷合著),《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資深系友口述歷史紀錄---第二輯:護理專業篇》。台北:國防醫學院護理學系校友會,2020年11月。經審查通過出版。
(三)期刊與論文集論文:
- 〈略論孫思邈的養生觀─以《千金方.養性篇》為例〉,《中國中醫典籍學報》第一期(台北:中華中醫典籍學會,1998年12月),頁74-84。
- 〈近年來有關「台灣婦女史」學位論文之研究討論(1990─1997)〉,《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七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9年10月),頁193-209。
- 〈專業、權力與教育─從助產教育的停辦談起〉中第五屆科學史研討會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科技史委員會,2000年),頁139-167。
- 〈防癆協會與50、60年代台灣的肺結核病防治〉,《台灣風物》55卷1期(台北:台灣風物雜誌社,2005年3月),頁43-72。
- 〈美援醫學〉,收於經典雜誌編著:《台灣醫療四百年》,(台北:慈濟大愛人文中心,2006年5月),頁148-159。
- 〈日治時期台灣的結核病防治政策與議論〉,《台灣史研究》13卷1期(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06年6月),頁51-97。
- 〈戰後台灣的防癆保健員〉,《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4期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6年12月),頁89-123。
- 〈有用的利器?卡介苗與X光在台灣結核病防治中的醫療技術實踐〉,收於成令方主編:《醫療與社會共舞》(台北:群學出版社,2008年12月),頁299-307。
- 〈1950、60年代台灣的卡介苗預防接種計畫〉,《科技、醫療與社會》8期 (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09年6月),頁121-172。
- 〈農復會與1950年代台灣的鄉村衛生〉,《清代以來的疾病、醫療與衛生》,(北京:三聯書店,2009年8月)。
- 〈國家與兒童健康:1950-60年代台灣國民學校的衛生教育),《國史館館刊》24期,(台北:國史館,2010年6月),頁89-138。
- 〈公共衛生〉,收入洪麗完主編,《臺中縣志(續修).社會志》,(臺中:臺中縣文化局, 2010年10月),頁186-278。(有審查制度)
- 〈美式護理在台灣:國際援助與大學護理教育的開端〉,《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18期(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0年12月),頁125-174。(THCI期刊,國科會歷史學門國內期刊評比第一级期刊)
- 〈國家、醫學專業與社會互動〉,收於章英華等編,《中華民國發展史:社會發展(下)》(台北: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2011年10月),頁559-588。
- 〈1960年代臺灣進口過期小兒麻痺疫苗之爭議研究〉《多元鑲嵌與創造轉化:臺灣公共衛生百年史》(台北:遠流出版社,2011年10月),頁315-352。(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補助編號:NSC 99-2410-H-182-016)
- 〈復健、輔具與臺灣小兒麻痺病患生活經驗(1950s—70s)〉,《台灣史研究》20卷2期(台北: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2013年6月),頁125-176。(THCI Core期刊)(國科會專題研究計劃補助編號:NSC 100-2410-H-182-011)
- 〈謝獻臣與臺灣地區腸內寄生蟲防治〉,《彰化文獻》19期(彰化:彰化縣文化局,2014年10月),頁3-36。
- (通訊作者),〈小中見大:橫川定寄生蟲學研究的科學實作〉,《興大歷史學報》29期(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2014年12月),頁63-92。
- (唯一作者),〈解剖學知識傳授與實作的初步觀察:以1900-1980年代的臺灣醫學教育現場為分析對象〉,《科技、醫療與社會》20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15年4月),頁75-128。(THCI core, TSSCI期刊)
- (唯一作者),〈傳教護理在臺灣:以埔基護校與門諾護校為例,1945-1970s〉收於黃文江等編《變局下的西潮》(香港:建道神學院,2015年6月),頁337-356。經外部匿名審查通過。
- (唯一作者),〈臺灣護士形象的源起與建構:以《護士季刊》為案例的分析〉,《長庚人文社會學報》8卷2期(桃園:長庚大學通識中心,2015年10月),頁257-299。(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期刊評比文學一學門B級期刊)
- (第一作者),〈性別與科技交會的護理史:本土案例〉收於王文基等編《東亞醫療史:殖民、性別與現代性》(台北:聯經,2017年7月),頁223-239。經外部匿名審查通過。
- (唯一作者),〈戰後臺灣小兒預防接種知識的傳播:以聯合報、中國時報與民生報為分析案例,1950~1980s〉,《長庚人文社會學報》(2018年4月),頁75-116。(NSC 102-2511-S-182-002-MY2以及長庚醫學研究計畫補助費BMRP961之研究成果)
- 張育齊,張淑卿(通訊作者),〈醫學知識之建構:以嚼食檳榔跟口腔癌關係為例〉,《人文社會與醫療學刊》5 (2018年5月),頁115-148。(MOST 104-2815-C-182-030-U之研究成果,部分經費來源為BMRP961)
- (唯一作者),〈從戰地救護到軍事護理--1950、60年代台灣的軍護訓練〉,《醫療社會史研究》5(2018年6月),已接受即將出版。
- (唯一作者),〈世界衛生組織與1950年代臺灣護理專業之發展〉,《國史館館刊》56期(台北:國史館,2018年6月),頁43-96。(THCI期刊,MOST 104-2511-S-182-002-MY2及長庚醫學研究計畫補助費BMRP961之研究成果)
- (唯一作者),〈走過戰亂:二次世界大戰前後彰化基督教醫院醫療事業初探〉,收於黃文江等編《務要傳道:內戰時期的中國教會》(香港:建道神學院,2019年6月),頁331-353。(經外部匿名審查通過,MOST 104-2511-S-182-002-MY2及長庚醫學研究計畫補助費BMRP961之研究成果)
- (唯一作者),〈近二十年來臺灣地方志書對於醫療衛生專題之編寫與回顧〉收於許雪姬主編《臺灣地方志研究(1999-2019)》(台北:中研院台史所,2021年8月),頁351-397。(經匿名審查通過,長庚醫學研究計畫補助費BMRP961之研究成果)。
- Bao Lan Hoang, Lynn Valerie Monrouxe, Kuo-Su Chen, Shu-Ching Chang, Neville Chiavaroli , Yosika Septi Mauludina, Chien-Da Huang “Medical Humanities Education and Its Influence on Students' Outcomes in Taiwan: A Systematic Review”, Frontiers in Medicine: Healthcare Professions Education, 9(2022), 2022.05.16 ,pp. 1-13. https://doi.org/10.3389/fmed.2022.857488. impact factor:5.093, 領域:Medicine, General & Internal. (科技部專題研究計畫107-2511-H-182-013, 109-2511-H-182-006,長庚醫院醫學研究計畫CDRPG 3J0051)
- (唯一作者),〈戰火動盪中重建:國際援助下的台灣傳染病防治〉
收於陳昭秀等編輯《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台北群 像》(台北:臺北市立文獻館,2022年10月),頁28-39 。(經匿名審查通過)。 - (唯一作者),〈走過SARS:風暴下的醫療與社會〉
收於陳昭秀等編輯,《我們與疫的距離:抗COVID-19台北群 像》(台北:臺北市立文獻館,2022年10月),頁48-57 。(經匿名審查通過)。 - (唯一作者),〈《豐年》中的知識傳遞:
以腸胃道型疫病防治與飲食衛生(一九五一~一九六三)為例〉 收於皮國立主編,《華人大補史: 吃出一段近代東亞補養與科技的歷史》(台北:時報文化,2023 年2月),頁269-315。(NSC102-2511-S- 182-002-MY2以及長庚醫學研究計畫補助費BMRP96 1之研究成果) - (唯一作者)국가 정책, 전문직 자율성과 전후 대만 지역 조산 지식의 현지 실천―1950~1980년대를 중심으로(國家政策、專業自主與戰後台灣地區助產知識的在地實踐,1950~1980s),收於조영준主編,《역사 속의 산파와 조산사歷史上的產婆與助產士》(首爾:경희대학교 인문학연구원 HK+통합의료인문학연구단 慶熙大學人文研究所 HK+ 綜合醫學人文研究,2023年3月),頁103-129。
- Chun-Yi Tseng and Shu-Ching Chang, “Gender-related issues in a Taiwanese university medical science laboratory setting: a qualitative analysi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4(1178921), 13 June 2023,.1-7. DOI 10.3389/fpsyg.2023.1178921. SSCI, impact factor:4.232, 領域:PSYCHOLOGY, MULTIDISCIPLINARY 35/148 . 通訊作者,共同第一作者 (MOST 2813-C182-056-H and MOST 108-2511-H-182-013-MY3, BMRP961)
(四)會議論文:
- 〈專業、權力與教育─從助產教育的停辦談起〉中表於「第五屆科學史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主辦,1999.3.27-28.
- 〈專業、權力與教育─護產專業的變遷與助產教育的停辦〉,發表於「第四屆全國碩博士論文研討會」,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歷史研究所主辦,1999.5.28-29.
- 〈戰後台灣防癆工作中的性別與權力關係:以防癆保健員為探討中心(1966-1989),發表於「第一屆STS研習營」,「台灣科技與社會網路跨領域整合型計劃」主辦,2004.5.29-30.
- 〈台灣歷史、社會與文化」教學經驗分享〉,發表於「共通教育歷史科教學觀摩心得分享研討會」,東吳大學歷史系主辦,2005.2.26.
- 〈50、60年代台灣國民學校的衛生教育工作:以結核病為例〉,發表於「第七屆科學史研討會」,中華民國科學史委員會主辦,2005.3.26-27.
- “ Foreign Aid and Tuberculosis Control in Taiwan, 1949-70”, Presented in 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Institute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 Munich University, Munich, Germany, 2005.8.15-20.
- 〈戰後台灣女性醫療從業人員的職業生涯及其困境:以防癆員為例〉,發表於「台灣性別史工作坊」,東海大學通識教育中心主辦,2005.12.3.
- 〈農復會與1950年代台灣的鄉村衛生〉,發表於「社會文化視野下的中國疾病醫療史研究」,天津南開大學主辦,2006.8.11-14.
- “ Worm crisis: Parasites and head lice control project employed in Taiwan’s elementary schools, 1950s-60s” , Presented in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Medicine and Modernity in East Asia, Dept. of Medical History, Yonsei University, Seoul, 2007.8.16-17.
- “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uberculosis Statistical Data in Taiwan: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Presented in Workshop on Historical and Statistical Records of Infectious Disease in Modern East Asia: A New Perspective of Intersection between Historian and Epidemiologist, Research Institute for Humanity and Nature, Kyoto University, 2008.3.1
- 〈國際援助與戰後台灣護理教育及其實踐之轉變:一個初步的觀察〉,「亞洲醫學史學會第四屆學術年會:跨越階級與族群的醫療史」,亞洲醫學史學會主辦,2008.11.3-6.
- 〈1950年代台灣護理教育與護士形象的塑造:一個初步的觀察〉,「第八屆性別與健康工作坊」,中山醫學大學主辦,2009.03.27-28.
- 〈胸部X光的知識建構與傳遞:以1950、60年代台灣結核病防治為討論中心 〉,「第二屆科技與社會年會」,國立高雄海洋科技大學,2010.5.15-16.
- “ Making a professional nurse: nursing skills and techniques in Taiwan, 1950s-1980s”, Presented in Tokyo 2010: Society for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Annual Meeting, University of Tokyo, 2010.8.25-29.
- 〈百年來醫學專業及其體制的變遷,「傳承與轉型:中華民國發展史論文研討會—社會發展」,國立政治大學,2011.1.28-2011.1.29.
- 〈從爭議到全面接種:1960年代台灣小兒麻痺疫苗風波〉,「多元鑲嵌與創造轉化:公共衛生與現代國家國際學術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2011.5.20-21.
- 〈女性特質與護理專業:以護士季刊為討論中心〉,「2011性別與科技研討會」,台灣女性學學會、淡江大學化學系主辦,2011.10.1-2.
- 〈復健、輔具與台灣小兒麻痺病患生活經驗,1950s-70s〉,「日常生活史視野下中國的生命與健康國際學術研討會」,天津南開大學主辦,2012.07.24-27.
- 〈2011年台灣醫療衛生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2011台灣史研究的回顧與展望學術研討會」,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國立師範大學台灣史研究所、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主辦,2012.12.7.
- “ The development and professional shaping nursing knowledge: missionary nursing in Taiwan after World War Ⅱ(1945-1970s)”, Presented in The Six Conference for the Asia Society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Keio University, Japan. 2012.12.14-15.
- 〈不同世代的解剖學知識傳授與實作之初步觀察〉,「2013年第五屆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年會」,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主辦,2013.3.23-24.
- “ Missionary Nursing in Taiwan after World War II: Two Case Studies (1949~1970s)”,8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Modern China, Hong Kong, 2013.6.14-15.
- “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the development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 and the management of tuberculosis patients in Taiwan, 1950~1971”, Pres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Health Organizations and the history of Health and Medicine. Shanghai University, Shanghai . 2013.10.18-20.
- 〈台灣威權文化下的小兒預防接種知識傳遞:以《聯合報》為案例的分析,1951~1980s〉,「身體、文化與社會:中國藥物史」,香港浸會大學主辦,2014.6.12-13.
- 〈現代護理知識的跨界流動:以台灣為案例的分析,1945-1970s〉,「二戰以後醫學發展的新趨勢工作坊」,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主辦,2014.8.14.
- 〈1950年代台灣護士形象的建構〉「生命醫療史與醫籍文獻學術沙龍暨青年學者研討會」,中原大學通識中心,2014.8.15-16.
- “ From Charity to Medical Care for Polio Patients: A Case Analysis on Joyce McMillan (1964-1990) ”, Presented in 4S/ESOCITE Joint Meeting 2014, Buenos Aires, Argentina, 2014.8.19-23.
- 〈圖像與台灣醫學生的解剖知識學習經驗,1950~80年代〉,「看圖說史:近代中國的身體、政治與視覺再現」,上海復旦大學,2015.10.25-26.
- 〈戰後台灣小兒預防接種知識的傳遞:以《聯合報》、《中國時報》為案例分析,1950~1980s〉「2015年第七屆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年會」,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主辦,2015.3.27-28.
- 〈從「看護婦」到「護士」與「護理師」:戰後台灣護理專業的發展,1945〜1970〉,「2015第13屆性別與醫療國際研討會」,陽明大學與中央研究院「新世代跨領域科學人才培育計畫-醫療史研究群的建構與發展」子計畫、陽明大學性別研究學分學程主辦,陽明大學,2015.4.25-26.
- 〈1950~70年代台灣醫藥廣告中的結核病再現〉,「言必有物:近現代中國的物與物质文化」,上海復旦大學,2015.5.16-17.
- “ International aids and the globalizing nursing profession met Taiwan society during 1945~1970s” presented in The 1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Paris. 2015.07.6-10.
- “ Dissemination of health knowledge in Taiwan: A case study of Harvest, 1950s~1970s”, presented in Asia-Pacific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Network—Biennial Conference 2015, Kaohsiung. 2015.10.1-4.
- “ Drowning malaria: Comparative studies of larvae eradication between 1930s Wu-Shan-Tou dam project and 1950s hydraulic project in Taiwan”, presented in Conference of East Asi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EAEH 2015, Kagawa, Japan. 2015.10.22-25. (與他人合著)
- 〈《豐年》中的衛生知識傳遞:以疫病防治為中心,1951-1963〉,「近世以降醫藥與衛生知識的生產與傳播」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研院人社中心亞太專題中心衛生與東亞社會研究計畫主辦,2015.12.24~25.
- 〈美國醫藥援華會、協和體系與台灣護理專業知識的跨界流動(1945~1950s)〉,「2016年第八屆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年會」,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主辦,成功大學,2016.3.25-26.
- 〈嚼食檳榔跟口腔癌關係之知識建構〉,「2017 年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年會」,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主辦,高雄醫學大學,2017.3.25-26.(通訊作者).
- 〈從醫學人文到人文醫學: 長庚大學醫學系醫學人文課程設計與執行〉,「醫學人文教學與研究工作坊」,科技部醫學教育學門等、張榮發基金會,2017.6.3.
- 〈彰化基督教醫院與1940、50年代彰化地區的醫療衛生初探〉,「第十屆近代中國基督教史學術研討會」,香港浸會大學,2017.6.16-17.
- 〈美國醫藥援華會與中國護理發展初探,1937-1949〉,「世界史中的中華婦女國際學術研討會」,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2017.7.11-14.
- “ Knowledge flow, rural health and the scientific practice of parasitology in Taiwan, 1950s-1970s” presented in The Fourth Conference of East Asi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EAEH 2017) 第四屆東亞環境史,天津南開大學,2017.10.26-2017.10.30.
- “ A Practice of the Concept of Holistic Education in Medical Humanities Curriculum—The Report of Action Research in “ Shi-Literati and Chinese Culture””, presented in 9th Asian Medic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Symposium cum Frontiers in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 2017: Preparing Healthcare Learners for a Changing World, Hong Kong University. 2017.12.14-16. (poster,與他人合著,第二作者)
- 〈魔彈在台灣:1940、50年代台灣抗生素藥品的進口、管制與流通〉,「近現代以來的世界貿易與醫藥產品國際學術研討會」,上海復旦大學歷史學系,2018.4.11-13.
- “ Chow Meiyu and military nursing training in Taiwan during 1950s to 1970s”, presented in 1st Joint Meeting of the Asian Society of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History of Medicine in Southeast Asia: Colonial Medicine in Post-Colonial Times: Continuity, Transition, and Change. National Library of Indonesia Building. Jakarta. 2018.6.27-30.
- “ Learning effects of interview with senior nurses on professional identity among first- year nursing students”, presented in An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Education (AMEE 2018). Congress Center. Basel. Switzerland. 2018.8.25-29.
- “ BCG, Drug and Lay Home Visitors in Taiwan”, 公開研究会「結核対策史の比較研究に向けて」, 橫濱神奈川大學日本常民文化研究所.2018. 11.10.(受邀演講)
- “ The learning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pathology of medical students in Taiwan”, presented in Frontiers in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 2018: Learning in Alliance: Inter-professional Health and Practice, Hong Kong University.2018.12.18-19. (poster,與他人合著,通訊作者)
- “ Visible and Invisible: Professional Nursing Education, Market Demand and “Illegal” Nurses in Taiwan, 1950-1991”, presented in The Joint Meeting of the 4th Agnes Dillon Randolph International Nursing History and 21th Southern Association for the History of medicine and Science, The University of Virginia School of Nursing. 2019.3.14-16.
- “ Nursing knowledge transfer: a case study based on Chow, Meiyu’s nursing expertise in Taiwan, 1949~1970s”, presented in 1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Chonbuk National University, Jeonju, Republic of Korea, 2019.8.19-23.
- “ Becoming a nursing student and public health nurse: a case study based on Chow, Mei-Yu (周美玉)”, presented in th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New Perspectives on Nursing History from East Asian Contexts, Duke University, USA, 2020.2.14-15.
- “ White-Robed Angels Necessar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Transregional Migrations of Chinese Nurses to Taiwan, 1945-1970s”, 4S/EASST 2020, online conference, 2020.8.18-21.
- 〈口述歷史應用於醫護專業人士訪談之探究與限制〉,「史學玩應用:歷史學實務與文化創生實踐論壇」,國立中央大學歷史學研究所、中原大學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喆閎人文工作室,2021.5.7-8.
- 〈為何居高不下:1960 年代以來臺灣原住民結核病防治策略之反思〉「2021年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年會」,線上會議,2021.8.6-26.
- “U.S. Aid and the circulation and control of anti-tuberculosis drugs in cold war Taiwan”,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 (AAS)2022 Annual Conference. online conference, 2022.3.24-27.
- 〈成為南丁格爾:戰後台灣軍護的培訓、照護實作及其影響〉 「新路向的探索:戰後台灣」工作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2.4.26.
- 〈台灣不同世代病理專科醫師的養成:知識建構與實作,1950~2010s〉,「2022年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年會」,花蓮東華大學,2022.9.17-18。
- 〈穿梭在家戶間的衛生所公共衛生護士,1950-1970s〉,「她們與公衛的距離:婦女與戰後台灣公共衛生,1950-1970 年代」研討會,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22.9.24。
- “National Policy, Professional Autonomy, and the Local Practice of Midwifery Knowledge in Post WWII Taiwan,1950~1980s”, Midwifery in Modern History. online conference held by Kyung Hee University in South Korean, 2022.09.30.
- “Transregional Migrations of Chinese Elite Nurses and Shaping the Nursing Profession in Taiwan, 1949-1970s”, 2023 AAS-in-Asia, KYUNPOOK NATIONAL UNIVERSITY(慶北國立大學), South Korean, 2023.06.24.- 27.
- “Mending the heart between Taiwan and Japan: Cross-national learning, practice and personnel training of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in Taiwan, 1980s-2010s”, The 1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East Asia (16th ICHSEA 2023). Goethe-University, Frankfurt, Germany, 2023.08.21-25.
- “Knowledge Transfer and Information Circulation in Taiwan’s Nursing Community in the 1950s: Journal of Nursing (Hu Shi Ji Kan護士季刊) as an Example”, Double Tenth- Joint Conference of IASTAM and ASHM, Taipei, Taiwan, 2024.06.20-24.
- “When Nurses Become Technicians: Nursing Work and Cardiac Catheterization Room Management in Taiwan from the 1990s to 2022”, Vrije Universiteit(VU), Amsterdam,Kingdom of the Netherlands, EASST-4S 2024, 2024.07.16-19.(BMRP經費)
- 〈從保健婦到公共衛生護士:1940、50年代臺灣公共衛生護理的建置與延續初探〉 第13屆台灣總督府檔案學術研討會,國史館台灣文獻館,2024.8.29-2024.08.29-30.
(五)書評:
- Review of Thomas N. Bonner, To the Ends of the Earth: Women’s Search for Education in Medicine, 《歷史:理論與文化》 第三期,(台北:《歷史:理論與文化》編輯委員會,2001年1月),頁89-95。
- Review of Ruth Rogaski, Hygienic Modernity: Meanings of Health and Disease in Treaty-Port China,《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55期 (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年月),頁89-123。
-
Review of Fu-shih Lin 林富士 (ed.), Jibing de lishi 疾病的歷史 [The History of Disease], East Asian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EASTS), 7:4 (2013.12), pp. 633-636.
(六)翻譯與其他:
- 翻譯:Jessica M. Robbins, “ Class Struggle in the Tuberculosis World: Nurse, Patient, and Physicians, 1903-1915”, Bull. Hist. Med, 1997, 71: 412-434. 發表於「翻譯研討冬令營」,「台灣科技與社會網路跨領域子計劃」主辦,2002.1.17-18.
- 〈台灣結核病防治工作初探(1895-1970s)〉,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籌備處,訪問報告,2003.3.
- 〈孩子的黃卡:對台灣小兒預防接種的一些觀察〉,《科學發展》382期,(台北:行政院國科會,2004年10月),頁81-82。已收於陳恆安等主編,《科技渴望參與》(台北:群學出版社,2009年2月),頁241-246。
- 〈醫療廣告中的結核病:以1950、60年代的《聯合報》為討論中心〉,發表於94年度「影像與醫療的歷史」第三次討論討論會,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生命醫療史研究室,2005.4.28.
- 〈走過不同時代的標準體重與身材〉,《科學發展》390期,(台北:行政院國科會,2005年6月),頁75-76。已收於陳恆安等主編,《科技渴望參與》(台北:群學出版社,2009年2月),頁205-208。
- 〈肥胖:遺傳?還是生活習慣〉,《科學發展》396期,(台北:行政院國科會,2005年12月),頁85-86。已收於陳恆安等主編,《科技渴望參與》(台北:群學出版社,2009年2月),頁101-104。
- 〈1950、60年代台灣國民學校的衛生教育工作:以肺結核病為例〉,發表於「明清至近代漢人社會的衛生觀念、組織與實踐」月會,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2005.7.21。
- 〈從醫藥廣告看肺病:以1950、60年代的《聯合報》為討論中心〉,發表於中央研究院台灣史研究所週二演講,2005.9.27。
- 〈專業知識、利益與維他命產業〉,《科學發展》406期,(台北:行政院國科會,2006年10月),頁87-88。已收於陳恆安等主編,《科技渴望參與》(台北:群學出版社,2009年2月),頁109-113。
- (與郭文華合著)〈沒有(簡單)答案的問題:記STS教學建構實習研習營北部營〉,《科技、醫療與社會》4期,(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07年4月),頁215-228。
- 〈生活的有機,有機的生活〉,《科學發展》413期,(台北:行政院國科會,2007年5月),頁86-87。已收於陳恆安等主編,《科技渴望參與》(台北:群學出版社,2009年2月),頁109-113。
- 〈設計一門科技與社會的課---醫護教育的挑戰〉,《科學發展》423期,(台北:行政院國科會,2008年3月),頁36-40。
- 〈傳染病、產褥熱與洗手〉,《科學發展》424期,(台北:行政院國科會,2008年4月),頁84-85。
- 〈逐漸被遺忘的悲劇:多氯聯苯中毒事件〉,《科學發展》430期,(台北:行政院國科會,2008年10月),頁82-84。
- 〈俞瑞章先生訪問紀錄〉、〈葉鑫華先生訪問紀錄〉、〈彭瑞鵬先生訪問紀錄〉、〈沈楚文先生 訪問紀錄〉,收於《臺北榮民總醫院半世紀-口述歷史回顧(下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1年4月),頁109-126;147-167;323-345;413-440。
- 〈科學問題還是政治事件:1965年台灣進口沙克疫苗風波〉《科學發展》465期,(台北:行政院國科會,2011年9月),頁78-80。
- 〈護理技術與專業認同:歷史面向的分析〉收於盧孳艷等主編,《護理與社會:跨界的對話與創新》(台北:群學,2012年2月),頁3-26。
- 〈1950年代的台灣護理教育〉收於王秀紅主編,《信心90護理傳承》(高雄:高醫大,2012年3月),頁171-174。
- 〈台灣護理史的性別關照〉收於楊幸真主編,《性別與護理》(台北:華杏,2012年7月),頁21-39。
- 〈藍忠亮先生訪問記錄〉收於游鑑明編,《臺中榮民總醫院三十載-口述歷史回顧(上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2年10月),頁607-640。
- 〈醫學史課程基本課程綱領---結核病史〉,教育部顧問室醫學專業教育改進計畫,2013年12月。網址:中央研究院生命醫療史研究室醫學史課程基本課程綱領。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al/index/program15.htm
- 〈醫學史課程基本課程綱領---小兒麻痺症史〉,教育部顧問室醫學專業教育改進計畫,2013年12月。網址:中央研究院生命醫療史研究室醫學史課程基本課程綱領。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al/index/program15.htm
- 〈醫學史課程基本課程綱領---醫學生解剖學知識的學習與身分認同〉,教育部顧問室醫學專業教育改進計畫,2015年6月。網址:中央研究院生命醫療史研究室醫學史課程基本課程綱領。http://www.ihp.sinica.edu.tw/~medicine/medical/index/program15.htm
- 〈開拓臺灣與國際醫學交流─首任省衛生處長顏春輝〉《台灣學通訊》101期(新北市:國立台灣圖書館,2017年8月),頁8-9。
- 〈科學知識與社會實踐:胸部X光檢查與結核防治〉,收於《科技社會人3—STS跨領域新驛路》(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社,2018年1月),頁125-132。
- 〈劉復康先生訪問記錄〉收於游鑑明編,《振興醫院五十週年口述歷史回顧(下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8年9月),頁199-222。
- 〈孫吉珍女士訪問記錄〉收於游鑑明編,《振興醫院五十週年口述歷史回顧(下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8年9月),頁343-392。
- 〈鍾仕鑫先生訪問記錄〉收於游鑑明編,《振興醫院五十週年口述歷史回顧(下篇)》(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8年9月),頁449-470。
- 〈護理發展史〉,收於顏文娟等編著《護理學導論:探究護理專業的堅韌與柔軟》(台北:華杏,2022.04),頁73-95。
學期 | 學生姓名 | 課程名稱 | 研究主題 |
---|---|---|---|
105-1 | 張育齊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台灣私存臍帶血的政治性與網絡關係初探 |
105-2 | 張育齊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從文獻探討以及訪談討論台灣檳榔口腔癌的知識建構 |
106-1 | 張育齊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醫學論文寫作課程 |
台灣私存臍帶血的政治性與網絡關係初探 |
106-1 | 姜驊 | 醫學論文寫作課程 | 六年制醫學生醫學人文學習成效 |
106-2 | 張育齊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醫學論文寫作課程 |
台灣私存臍帶血的政治性與網絡關係和混合模式之剖析 |
106-2 | 姜驊 | 醫學論文寫作課程 | 六年制醫學生醫學人文學習成就 |
108-1 | 陳世宗 | 醫學論文寫作課程 | 子宮頸癌、女性身體與現代醫學的多重交織:行動者網絡理論分析 |
108-1 | 潘仁顥 | 醫學論文寫作課程 | 創傷後壓力症在台灣的診斷發展與在地實作(1) |
108-2 | 陳世宗 | 醫學論文寫作課程 | 子宮頸癌、女性身體與現代醫學的多重交織:行動者網絡理論分析 |
108-2 | 潘仁顥 | 醫學論文寫作課程 | 創傷後壓力症在台灣的診斷發展與在地實作(2) |
108-2 | 曾惇翊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疼痛的歷史研究 |
109-1 | 曾惇翊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生命科學實驗室中的知識建構和性別議題(1) |
109-1 | 鄭靄華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SARS 在香港和台灣社區的比較:以香港淘大花園和台北華昌國宅為例 |
109-1 | 潘仁顥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創傷後壓力症在台灣的診斷發展與在地實作(3) |
109-2 | 王碩銘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肥胖研究之回顧性文獻分析:人文社會觀點 |
109-2 | 曾惇翊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Uncovering the hidden cadaver stories: A qualitative research on death attitudes in Taiwanese Medical Students |
110-1 | 鄭靄華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從「萬華茶藝館衍生感染事件」探討對情慾產業工作者的污名化 |
110-1 | 曾惇翊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生命科學實驗室中的知識建構和性別議題(2) |
110-2 | 王碩銘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精神醫療的兩種取徑:以《兩種心靈》為分析對象 |
110-2 | 曾惇翊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生命科學實驗室中的知識建構和性別議題(3) |
111-1 | 王碩銘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八十年代學士後醫學系創設歷程的初探性研究 |
111-2 | 王碩銘 | 生命科學研究課程 | 美國醫學教育史概述 |
學生姓名 | 計畫名稱 | 民國年月日(起-迄) | 經費來源 |
---|---|---|---|
張育齊 | 台灣私存臍帶血的政治性與網絡關係初探 | 105.7.1-106.2.28 | 科技部 |
張育齊 | 醫學生病理學知識之學習與建構:以北部某醫學系四年級醫學生學習為例 | 107.7.1-108.2.28 | 科技部 |
潘仁顥 | 創傷後壓力症在台灣的診斷發展與在地實作 | 109.7.1-110.2.28 | 科技部 |
曾惇翊 | 生命科學實驗室中的知識建構和性別議題 | 110.7.1-111.2.28 | 科技部 |
王碩銘 | 1980年代臺灣學士後醫學系的創設歷程與演變 | 112.7.1-113.2.29 | 國科會 |
學生姓名 | 論文題目 | 會議名稱 | 會議時間 |
---|---|---|---|
張育齊 | 嚼食檳榔跟口腔癌關係之知識建構 | 2017台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年會 | 2017.3.25-26 |
張育齊 | The learning and knowledge construction of pathology of medical students in Taiwan | Frontiers in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 2018: Learning in Alliance: Inter-professional Health and Practice | 2018.12.18-19 |
醫學與歷史 (醫學系一年級AB班)
科學、醫療技術與社會 (呼治系,一年級)
醫學、疾病與現代東亞社會 (通識多元選修,二年級)
第二學期:
公衛歷史調查 (醫學系,二年級)
護理史 (護理系&學士後護理,一年級)
傳染病史概論 (通識多元選修,二年級)
科技、醫療與社會 (醫學系三年級&中醫系一至三年級)